醫師的內心世界:情緒如何影響行醫


醫師是人,人就會有情緒。這本書在寫各種不同的情緒,如何地影響醫師自己,影響醫療行為,以及與病人互動。

同理心

對病人有同理心,代表要知道他的病因、病徵,以及他面對這病痛的態度。然而這需要時間,也常常因為病人的外表、舉止、行為,讓醫師有了偏見,在詢問病情的時候先入為主,導致無法真正地能夠同理病人。

同一種病痛,在不同人的身上發生,也會需要因病人的社會背景、喜好,而做不同的診療。如果無從得知這些背景知識,那麼往往只能產生機械式的回應。病人不會感受不出來,他們可能只是無從選擇。

恐懼

害怕施行的醫療行為,造成病人永遠傷害,甚至是造成死亡。然而沒有恐懼卻是糟糕的,可能代表全然的不關心,就像完全不在乎你的人,也不會對你嘮叨一樣。適當的恐懼是必要的,可以讓醫師們更謹慎,更全盤了解病情後再下決定。但過度的恐懼卻會讓醫師無法斷然下處置,結果很可能會造成病人不可挽回的傷害

在恐懼之間游走,並駕馭它,是各行各業人士都必需面對並克服的課題。

悲傷

如果一個嬰兒出生,就註定不受父母祝福,甚至只能等待他慢慢死亡,醫師在面對這些情緒時,要如何從其中全身而退?如果一個彬彬有禮的病人,努力對抗病痛,結果意外病亡之後,卻連個親人都找不到,沒人來處理後事,這是何等孤寂?醫學仍有太多未知的領域,往往一個正常的人,因為一個意想不到的事,就整個人完全陷入癱瘓,這是何等的心酸?

柯文哲說,他看過最多的生死,所以最適合來談這個課題。那他內心體會過多少個悲情時刻?

羞愧

一個標準教科書上的醫療方式,如果在某個腦波弱的時候竟然犯錯了,對一個自信滿滿的醫師,這是如何的羞辱?如果打錯藥,縱使急救回來了,也沒造成傷害,但卻害病人要多花費做檢查,那麼醫師會不會過意不去?

醫師會犯錯,這無庸置疑。但醫師會不會主動承認錯誤,並且在流程、制度上做改善以杜絕錯誤再發生?如何營造一個善於承認錯誤的環境,也是醫院的課題。

氣憤(理想破滅)

如果病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因同一個問題進急診,講也講不聽,那麼他還值不值得醫師花費心力?如果急診病人只是因為外面太冷,隨便講胸痛就要進來找溫暖的病床,那醫師該不該認真看診?如果太多病人是根本不注重健康,在出問題時,只會要求醫生解決他的病痛,自己回家卻完全過放縱的生活,那醫師如何看待這類病人?

行醫的理想,會被不值得的病人一再消磨,直至破滅。有的人就此離開醫界,有的人撐下來了,但過著事不關己的生活。醫師醫治病人,並得到病人真誠感激、回報。理想,有時候與現實脫鈎甚多。

崩潰(訴訟糾葛)

盡力醫治病人,與病人溝通,自認為做了對他最適合的診療。結果到後來,被病人的家屬控告醫療疏失。這種真心換絕情(雖然經常是病人家屬提的訴訟),能讓醫師持續保有積極的醫療嗎?打官司曠日費時,動輒數年。在這幾年間,煩躁每天淺淺地啃食著內心,然後週期性地劇烈疼痛,有誰願意經常面對?縱然大多數官司都以和解收場,但對醫師卻已造成傷害。

這會造成醫師採取防禦性醫療,或者在幾乎可以確定病因的情況下,仍然開立很多檢查項目,為的就是要在被告時,能夠全身而退。這些多餘的檢查不僅排擠了真正需要的病人,也讓病人多暴露於放射線的風險之中。

就像少數無德醫生讓所有醫生遭受無端被告的陰影,少數貪財的病人,也讓所有病人莫名地花費在不必要的檢查,也讓這些人暴露於更高的風險之下。


相比一般職業,醫師在犯錯的情況下,所要面對的後果是嚴重非常地多。這種需要理想信念來支持的職業,其中隱藏不為人知的辛酸,或許不從事這行業,是無法真切感受到的。畢竟,醫師的每一個決定,經常是關於人的生命。也難怪,與生命較無關的醫療職業,會漸漸地愈來愈受歡迎。

但到頭來,受害的人還是真正有需要的病人。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