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價日本:消費變便宜,為何不好?什麼都漲的時代?為什麼只有薪水不漲?


在很久很久以前,都聽說日本生活水準高,因此有人去打工,省吃儉用可以寄不少錢回台灣。但近幾年來,似乎覺得去日本遊玩,C/P 值其實比台灣高了很多。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間,政府補助國旅造成住宿費急速提高,與價格不符的服務品質,更覺得去日本,更能得到價格以及品質上的雙贏。

作者指出,日本在物價、薪資、房地產價格方面,皆與先進國家不能相比。物價與薪資息息相關,在物價不能上漲的情況下,企業只能凍漲工資,以求得持續的利澗。但低廉的薪資,卻又無法在國家級的人才競爭上,取得優勢地位。房地產價格低廉,讓一些地方的房產都被外國人買走,造成當地人負擔不起。日本人也愈來愈不愛出國旅遊,因為各國持續上昇的物價,都令日本停滯不前的薪資更負擔不起。

比如訪問大創的社長,在日本均一價是一百日圓,但台灣大創卻是 49 台幣。這差距與台灣店面都在鬧區有關,但也是台灣人事成本較高所致(啊?)。日本製的商品,在貨物的物流費用上,國外的店當然也必需再負擔多一些。但在日本的店,縱使東西是由中國進口的,價格也與日本製商品同價。

而日本過往以終身雇用制為主,起薪不高,是靠著年功制度,一年一年薪水提昇上去。這與西方國家強制實力至上,能力好的人起薪就高非常多的情況不同。在企業文化上,日本強調組織,所以人才在不同部門間流動、歷練是常態。但西方企業強調個人,往往與日本的組織企業文化格格不入。

日本有許多優秀的中小企業,他們在一些技術上有其過人之處。然願意接班的人不多,導致許多中小企業不能傳承下去,反而被外國公司收購,替他們作嫁。中國經常利用這種方式併購日本的中小企業,讓自己在各方面的技術能夠有所提昇。

日本製的商品在台灣人心中,經常是高品質的代表。日本的商品透過進口商來台灣賣,價格往往貴了不少,更不用說經常在規格上跟不上日本原廠。這造成了許多赴日旅遊的人,往往都會至當地購買物超所值的商品,因這樣也衍生出了所謂的代購服務。

書本雖是以「廉價」做噱頭,但對我們台灣人來說,可能並不會那麼有感。主要是我們已經習慣台灣的許多服務及商品並不是那麼好,但價格卻一點也不便宜。比如以住宿來說,日本一些旅遊勝地,連鎖旅館可能因為促銷,所以價格與台灣一晚的價格差不多。但台灣人看起來,就會覺得物超所值。因為在服務態度、住宿品質、環境整潔…等各方面,日本都大勝台灣。考量價格划不划算,並不單只是價格本身而已。

所以要說廉價,其實也必需看是由哪方面來看。在國家的高度上,能影響的參數實在太多了。如果以市井小民的感受為主,在每個人情況各異之下,也不能代表整個國家。只能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啊。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