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臺灣史:1553 ~ 1860之史實未必是事實


口述歷史也是歷史傳承的一種手法,但這種方式非常地不可信,經常在幾個世代之後就歪樓了。歪樓的原因有很多,有原本的歷史不夠精彩,必需加油添醋一番才有賣相。也有因為不符合當下利益,而做出不符事實的陳述。這本書列出了十三點關於在台灣大家比較熟悉的歷史,點出它們與史實的不同之處。

比如說「荷蘭人為什麼來臺灣?」一節,如果以台灣人本位主義來想,會覺得台灣是個寶島,所以被荷蘭人看上也是正常的。但其實荷蘭人一開始佔領的是澎湖,是被明朝官員以通商利誘,才撤離澎湖,並聽從官員的建議往東來到台灣。明朝官員只想讓荷蘭人離開明朝治下之地,只要不在他們管轄之地都好。

而「明清皇室來臺」一節中,說明了明清兩朝,其實只有明朝寧靖王朱術桂來過台灣(嘉慶君沒來過台灣),而且他們逃避清朝追殺才過來的。最後朱術桂也死在台灣,而追隨他一同而去的五位妃子,則於現今台南五妃廟被供奉。

台灣廟裡有眾多神明,但一般人無法完全知道他們被祭拜的目的。「玄天上帝與媽祖」一節讓我們瞭解,玄天上帝與媽祖原來都是海神。而早期來台的移民除了由福建,也有許多由廣東過來的客家人。他們組成「義民」參與了許多清朝平亂的戰役,於是乾隆皇帝在林爽文事件之後將當時的諸羅改名「嘉義」。

縱觀全書,每節對其主題都有蠻詳細的說明,但在用字上又不至於長篇大論、難以消化。為了增添書本的豐富性,作者也跑遍全台拍攝與主題相關的照片。對經常在台灣走跳的我們,如果不知道台灣的歷史,縱使遊覽再多的地方,其實也很難在心中留下真正的印象,原因就在於一般我們都較容易被動接受,很少會主動想要瞭解由來及典故。

因此閱讀此類書,該可以說是打開台灣這座寶庫的鑰匙吧。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