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關於地球生命與人類文明的大歷史
講起「叢林」,我們腦中就會浮現出危險、疾病…等名詞,也會想起如泰山、秘境探險…等電影。人類的蓬勃發展,一般說是在東非走出大草原的結果。但作者指出,其實更接近真實的是,人類在森林、草原沼澤之間的地帶更符合當時的生活型態。
植物在歷史上比起被滅絕的恐龍等動物,更不受大眾的喜愛,但它們在地球歷史上,卻是與各種生命有形形色色的互動。植食性恐龍食用當時佔據地表的裸子植物,透過排泄物將種子散播到各地。最早的哺乳類動物據稱可生活、爬行於樹木間。當地球溫度上昇時,有利於植物生長,於是它們便佔據了整個盤古大陸,最遠甚至可以到高緯度地區。植物茂密生長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將地球溫度降溫。當地球溫度下降時,植物發展受到限制,它們便逐漸地往熱帶赤道退縮。在這一方面,植物是作為調節地球溫度最重要的角色。甚至第一個古人類,也是在叢林裡生活。
透過觀察古代的文明帝國,可以發現阿茲提克、馬雅、大吳哥…等中世紀以前的帝國,它們人口不是稠密地聚集在各大城市,而是透過廣大田園型城市的型態呈現。範圍廣大且透過幾個部落型的聚落穿插於廣大森林中是這類型城市的特色。現今的亞馬遜森林中的部落即有此種特色。這些帝國的歷史悠久,存活超過歐洲地理大發現以來的五百年。這些帝國在生存與森林永續發展中一直嘗試取得平衡,雖然它們的確也會受到人口膨脹導致森林面積減少,但其減少的速度比起地理大發現的這五百年來還要慢很多。
現在我們知道了,森林在涵養水源,保護土壤,降低溫度有大作用,也是大量碳匯的地方。所以我們設立許多保護區,將其視為一個荒野與外界隔絕。這種方式並非完全錯誤,但可能搞錯了一個重點。意即人類的活動不可能完全與這些地方完全隔絕,以現今人口量我們也不可能在世界上劃設太大範圍的保護區。從前古老部落與森林共存,他們有生活智慧能夠儘量取得生存與生態的平衡。如果設置一個保護區卻將這些部落人排除在外,甚至是強迫搬遷,那幾乎不可能在全世界取得全面的進展。相反地,我們必需利用部落傳統管理森林與土地的平衡智慧,落實在地球每個角落。
不可否認地,傳統部落的狩獵的確造成一些大型動物滅絕,但這都沒有在地理大發現之後,歐洲人殖民全世界帶來更巨大的毀滅。歐洲人在這些地方大量砍伐森林、採礦、買賣奴隸,所種植的單一作物以及人員移動帶來的外來物種,讓地方生物多樣性減少。採礦產生的有毒物質,傷害的是在地人民。而這些作為產生的收益,卻大部份落入了歐洲本地的人民。歐洲人殖民的結果,在這些地方造成了生態浩劫、種族以及文化衝突,受苦果的是這些後來獨立了的國家。歐洲式微之後,這些人拍拍屁股走了,心中卻不願意面對他們留下的爛攤子,將改善這些國家的責任攬在身上。現今全球的不平等,根源其實來自於此。
現今消費主義盛行,我們生產太多卻消化不了,只能任它腐敗。製造太多廉價物品,導致我們習慣東西一個換一個,開始不重視物品的耐用程度。縱使我們知道森林的重要,也極力想要保護、復育它們,但地球的森林面積還是一直在減少。比較先期發展的文明,已經把當地的樹砍得差不多了,現今森林面積較大的地方,都是一些極力想要發展經濟的國家,它們要如何在復育森林之中又取得經濟發展呢?
或許在需要木頭時,找有 FSC 驗證的產品,或者是買咖啡時,注意其是否為有機咖啡,強調與土地共生共存,而不是搾乾所有的地力去求利益最大化。在理想上,這或許就可以減輕一些人心中覺得會毀滅地球的罪惡感。然人心難測,這些經過人為設計的標章或手段,都有可能在利益之中被造假,就像捐款給慈善基金會,但大部份的薪水卻被花在人員薪水及行政制度上的消耗一樣。但我們就不這樣做了嗎?好像也不能這樣。或許打破消費主義帶來的框架,追求「少即是多」這種心靈上的富足也是一種辦法。
但要悲觀的是,許多人其實並不怎麼關心下一代,更不用說地球的未來了。當先進國家指責仍在燃燒化石燃料的發展中國家時,這些國家在以前卻是被他們蹂躪過才造成現今局面的。發展再生能添、綠能的確是很好,但這些能源技能是否發展中國家能夠負荷?如果造成全球不平等的人們不能完全承擔起責任,仍指望在援助的當下再由這一些國家取得利益,那能怪這些國家不願受援或消極抵抗?
作者是叢林科學家,本書前半段講解了植物及人類的演化史,頗類似哈拉瑞的《人類大歷史》,只是本書特別著重於植物的部份。而後半段講解全球化及森林浩劫對全世界的影響,又頗似賈德.戴蒙的《大崩壞》。此類書警示我們地球的未來取絕於各個角落的人們,無一能置身事外。身為地球公民的我們,總還是得要做點事吧。
但記得,千萬別盲目地捐錢。當人們有一筆錢且不得不花它的時候,想想我們的公家機關吧,那情況是多麼地沒效率及取得多麼平凡的成果。或許每個人身體力行才是最好的辦法。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