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門罕之夏:菁英之惡引領日本走向的戰爭大道


1939 年 5 月至 8 月底,就在希特勒發動閃電戰進攻波蘭之前,日本與蘇聯在當時滿洲國與蒙古共和國之間的諾門罕發生了一場戰爭。日本方面稱為「諾門罕事件」,蘇聯則認為是一場局部戰爭。此戰以日本戰敗作終。

日本當時已經入侵中國,在滿洲國是以關東軍為主,北支那軍則負責中國佔領地。位在日本的參謀本部職責是掌控大局,位階上高於關東軍與北支那軍。然而當時日本面臨以下事項需要做策略的規劃:
  1. 德國提出同盟,並要求在德國被攻擊時,日本必需參戰
  2. 中國方面的戰事泥沼與長期化,需要更多資源
  3. 在天津英租界與英國人不和,因為英國人保管了中國好幾千萬的白銀
  4. 與蒙古(由蘇聯扶持)針對國境線不同解讀而產生的許多紛爭
日本陸軍由於打贏了日俄戰爭及成功發動滿州事變,因此志得意滿。日本的作戰方式是由作戰課參謀擬定計劃後,再交給前線指揮官執行。這些參謀很多都是陸軍大學出來的,是菁英中的菁英。他們經常能言善道,造成有「下剋上」的現象,讓指揮官照著自己的意思走。參謀會親自去戰場觀察戰情,因此在前線急迫的時候,參謀也經常直接發起命令。

在這時的參謀本部主要想處理前面三項,最後一項國境問題則是認為有爭議的國境線附近都是大草原,讓個幾公里其實無關緊要。但關東軍的參謀卻不這麼想,他們極其自負,不能接受一點的被輕視,並認為日本陸軍非常強大,瞧不起蘇聯軍隊。

鑑於對日俄戰爭中蘇軍的評價不高,縱使事前情報已知蘇軍兵力及軍備比較多,但關東軍的參謀仍認為蘇聯不足為懼。他們想透過戰爭迫使蘇聯乖乖承認日本堅持的國境線。參謀本部擺明不想戰,但卻沒有明確地告知關東軍,只是以「迂迴」的方式提醒。這種不負責任的方式令雙方愈來愈不能和氣相處,最後關東軍決定主動發起進攻。在參謀的紙上談兵之下,實戰中各種補給與規劃不足的問題一一浮現。五月第一次的戰鬥,日軍越過國境線的攻擊以失敗告終。

歐洲這邊,德國想吞併波蘭,但害怕與英法及蘇聯兩面作戰。希特勒一轉先前大力攻擊共產主義的態度,開始與史達林周旋。史達林知道希特勒的想法,但以拖待變,看希特勒能提出什麼更好的條件。史達林在此時也面臨有可能在歐洲與遠東兩方面作戰的困難,因此在歐洲戰事未起之前,決定增兵遠東,先解決與日本的衝突。

於是第二次諾門罕衝突後,蘇聯一反守勢,改成主動進攻。蘇軍經過勵圖精治,已與日俄戰爭時不可同日而語。日軍幾乎在所有方面都輸給蘇軍,唯一能倚靠的只有精神力而已。但在軍力懸殊下,終究是要潰敗。最後日方求和。

日本這時因天津租界問題,與英國人鬧翻。支持英國的美國也斷絕與日本的來往,造成日本在戰時狀態,但許多資源卻無法由美國取得。在希特勒與史達林簽定互不侵犯條約後,希特勒隨即閃電攻入波蘭。不久,蘇聯紅軍也往西前進。在諾門罕的戰勝,史達林已不用擔心遠東地區會受到日本的威脅了。

諾門罕事件後,日本軍方的處置頗奇怪。被處份的都是前線的將官,但許多參謀卻因被認為未來還可再用,都沒被編入預備役(等於不能再管戰爭的事)。這些人在後來日本要選擇北進或南進時,又發揮了他們的「長才」。因為諾門罕戰敗,北進不可能的情況下,他們只能南進(往東南亞搶資源)。因此,太平洋戰爭爆發。

作者半藤一利在此書中,認為這些參謀有所謂的「惡」。這不是他們幹盡壞事,而是他們自恃能力高,僅憑自己頭腦中不切實際的幻想,就可以左右數百萬人的生死,而他們卻不會被牽扯其中。日本陸軍高層經常有這種現象,造成對手的評價往往是基層士兵高,高層軍官低的現象。半藤一利批評的對象在本書中非常明確,關東軍的參謀是首要批評對象,再來延伸至參謀本部,甚至是整個陸軍。

雖然主題是日俄間的衝突,但從本書中仍可以窺見在二戰前夕,各大國主要領導人之間合縱連橫下的鬥智鬥力。雖然講述波蘭的文字篇幅不多,但面對希特勒的威脅,波蘭的回應永遠是那麼地強硬,誓死捍衛國家。然後…他們就亡國了。在歷史洪流之中,波蘭就這樣被抹去。然後戰爭結束了,波蘭又出現了。

但我相信,在這消失又重生的過程之中,那塊土地上基層人民的想望,肯定是極其複雜難解的。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