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誤的台灣:荷鄭台江決戰始末記


這本書據說是由被指責丟掉台灣的最後一任台灣長官揆一,透過匿名的方式出版的。由於當時是以古荷文出版,因此這本書是由其英譯本再譯成中文。在整體脈絡上的大方向並沒有偏離太多,但翻譯上的差異仍是不可避免。

揆一出版這本書,就是要指責荷蘭東印度公司事實上是丟掉台灣的罪魁禍首。揆一指控的點大致如下:
  1. 多次請求巴達維亞當局多建或加強既有碉堡,並加派兵力以抵擋鄭軍的進攻,但都被拒絕或認為是危言聳聽
  2. 得知鄭軍來襲的消息後,派來的軍艦指揮官卻是無實戰經驗的卡烏,無法與揆一合作
  3. 卡烏被派遺與清廷合作,卻私逃回巴達維亞
  4. 以台灣少數的兵力,加上巴達維亞當局的不配合,根本無力守住台灣
指控的脈絡皆建立在揆一是一位盡忠職守並且領導力佳的長官,但兵力不夠且無法得到支援,所以才丟掉台灣,實是非戰之罪。巴達維亞當局只是為了找替罪羔羊,所以才將罪行全部推給揆一。

單純看這本書,其實隱藏了許多歐陽泰在《決戰熱蘭遮》所揭露,荷方準備不足或者領導不力的地方。等於是本書只挑對揆一有利的部份講。

比如拔鬼仔與陳澤在北線尾沙洲上那場戰鬥,歐陽泰指出是因為拔鬼仔輕敵,不願聽從熱蘭遮城內發出的警告,才致損傷慘重(而且損失的是精銳的火槍兵)。書中只講戰鬥,卻未提及戰敗原因。與卡烏艦隊會合後,歐陽泰指出是揆一不願採取漢人降者的封鎖建議,決定將船駛入大員灣做主動攻擊,才導致艦隊損傷慘重。這部份在本書中也僅說與鄭軍的戰鬥並以失敗作終。

在這樣的脈絡下,為了加強打擊鄭軍進攻的合理性,書中還寫出鄭軍殺害荷蘭士兵以及傳教士的殘忍行徑。

但這是戰爭。而據歐陽泰的說法,揆一在書中其實扭曲了一位傳教士的死亡時間。一位教士被派出勸降荷方不成,回至鄭軍方馬上被殺害,與被關起來,兩者差別頗大。當然,在不知道是生是死的情況,寫成馬上被殺掉,也有可能是揆一單方面認為鄭軍在文化上不如己方所致。

或許由巴達維亞當局的角度來解讀揆一的訊息,會有不同的感受:
  1. 從清軍入關開始,就一直在提鄭軍可能侵台的消息,這時是 1646 年。鄭軍正式攻台是 1661 年,等於「狼來了」的消息傳了 15 年
  2. 東印度公司當時的重心逐漸轉移至印度次大陸
所以台灣在當時,其實已經漸漸地失去巴達維亞當局的注意力。只是清廷不開放直接貿易,台灣仍是必需的中繼點。另外假消息傳了 15 年,一般人早就彈性疲乏了,不當真其實還蠻正常的。然而情勢再怎麼晚,終究支援船艦還是開抵了台灣,荷蘭方的確是有機會擊退國姓爺的。

透過這本書,也可以窺見漢人在荷蘭人治下或許並不是那麼如意。因此鄭軍在台灣本島的登陸,才會有許多漢人過來幫忙。當然,荷方會解讀成這是國姓爺的策反。但當時的漢人其實多為國姓爺家鄉一帶過來的人,過來幫忙似乎也是合情合理的?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考量,在統治上也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的公平或正義。

在歐陽泰與本書中,似乎也可反應出揆一本身是一位不容許他者挑戰自己權力的長官。因此他前後與兩個艦隊指揮鬧不合,也與鎮守熱蘭遮城的士官起衝突。來自日耳曼的士官羅狄斯的叛逃,或許也多少反應出這一現象。

但無論如何,一切都只是猜測。史學家能夠還原的歷史,其實是極其有限的。每個人或多或少對於讀到的史料,根據本身立場也會有不同的解讀。國姓爺的侵台戰爭,縱使在兵力上大優,但防守方卻船堅炮利,雙方其實都沒有明顯的優勢。領導者的能力或許是關鍵,但更重要的是,或許大自然才是決定這場勝敗的唯一因素。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