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
經常被以個人主義式解讀的原因是,這是貧窮的人不夠努力所致,但這不旦忽略了每個人生長環境的差異,更忽略了人與他上頭更大的體系之間的社會互動關係。假如這是一場賽跑,最快到終點的人拿的到50%的獎金,最後一名的人只能得到1%的獎金。最後一名的在比賽後更加努力,使得他在下一場比賽讓「另一個人」是最後一名。針對這情況,我們應該問,在這個體系下,為何非得「一定要」有一個人只能得到1%?如果不由更上層的體系來處理,那麼無論每個人多麼努力,就一定會有一個人只能得1%。努力的結果是相對的,相對於與你在所處空間內競爭的人,所以貧窮當然無法解決。
又比如水污染的問題,個人主義式的思考可能不外乎是選擇救治所有的病人,或者是改喝罐裝水,甚至是加裝超強的濾水系統。但結果可能會是有人可以自力救濟,有人就是沒辦法,這表示還是會有人繼續生病。當然,我們還可以透過體系中的另一個角色,也就是政府,介入提供補助窮人買罐裝水或濾水系統,但是這樣並不能真正解決水源被污染的問題。
從社會學角度來看,水源被污染可能是上游工廠排放有毒物質的關係,這可能又與工廠為了將利潤最大化之下產生的行為,而利潤最大化正是資本主義體系被視為天經地義之事,所以要解決問題,不去碰觸問題最源頭,基本上不會真正解決問題,而只是緩解而已。
我們總是在一個比我們自身更廣大一點的世界參與著社會生活,如果我們要瞭解社會生活以及它對人們的影響,我們就必須瞭解那個大一點的世界是什麼,以及我們如何在其中參與。也就是說,我們不僅要瞭解樹以及比它大一點的森林,也必須瞭解森林與樹之間的關係。社會學就是有關這一切的研究。
體系影響我們作為參與者的想法、感受與行為,靠的就是舖陳出在眾多選擇之中一條阻力最小的路。比如說在公司會議中,如果大部分的人都同意某種行為,此時這條阻力最小的路就是從眾。但我們未必會「一直」從眾,只有當從眾這條路的阻力最小時,我們才會這樣選擇。又比如戰爭,如果只是問「什麼樣的人會朝著別人丟炸彈?」這種個人主義式思考是沒用的,我們還必須從參與者身處的社會體系來看,有可能原因只是他受的教育認為為國作戰很光榮,又或者他只是害怕不去會被親友唾棄。
是故,社會問題的現象,可以是跟我們有關,也可能無關。這並不是說與我們有關,我們就不是好人。想想有些人每天會喝的咖啡豆,在其生產體系之中,是剝削了多少窮國第三世界國家的勞力得到的。我們從中獲益不表示我們是壞人,而是我們在體系中的參與導致我們與這些人的遭遇有所牽連。
社會生活就是這樣,我們參與其中,影響了體系,而體系最終又回過頭來影響了我們。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