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略
何謂天才?著有《戰爭論》的克勞塞維茨寫道:「任何複雜性活動,若是想要精湛的將之完成,需要恰當的智力和性格。如果這些事做得漂亮,達成了傑出的成就,則其主事者就會被稱為『天才』。」在這本論大戰略的書籍中,此類複雜性活動大概就指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角力。當國家的內部及外在情勢改變,演變下去有可能危及國家存亡時,這時候就要大戰略的制定。
戰略的基本內涵是「目的」與「手段」。首先要分清楚目的(標)與手段是不同的。比如說我們目標是準時上班,採用的手段不外乎就是開車、騎車、走路、搭大眾運輸工具…等幾種。在處理一件極複雜事情時,每種手段的使用有其極限,並且不是由始至終有效。當上班途中因為車子拋錨造成這個手段無效時,就必需趕緊想另一個手段來達成準時上班的目標,如果我們將目的與手段搞混了,將開車這個手段誤以為是目的,那當車子拋錨,我們一定是等它修好之後,再開去上班。但這樣準時上班的目標就會無法達成。
書中舉了拿破崙遠征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作為例子。拿破崙作為一位軍事天才,他為什麼要遠征俄國?書中說明他是想要達成「大陸封鎖」。「大陸封鎖」就是聯合歐洲陸上國家封鎖歐陸與英國的來往,因為一陣子前法國打輸了英法海戰。所以「大陸封鎖」是目標,戰爭只是一個手段。但當拿破崙會見沙皇派來的大使,得到的答案是不投降時,他卻怒了,反而將戰爭變成他的目標。他執意要拿下莫斯科,給亞歷山大一世一個教訓。但卻忘了,俄國國土廣大,縱使攻下莫斯科又能怎樣?這時或許他的士兵都能跟他說一個明顯的常識:「冬天即將來臨」。
這邊領導者的冷靜就很重要,不會因為一時的自尊或自信就任意行事,而是時時盯著羅盤,朝向設定好的目標前進。這中間無論有多少陷阱、阻礙,都需繞過。書中「最偉大的總統」一章中,就是這樣描述林肯的。林肯本身學識並不算高,但是他卻透過自學領略了《戰爭論》的理論。美國開國元勲瞭解這個國家成立之初太虛弱,沒有奴隸他們還無法建國,因此刻意允許蓄奴的存在,但卻希望這現象會漸漸地消失。林肯領悟到這麼久了,蓄奴問題並沒有變少,反而變成不解決便會危及到聯邦的存在。在此林肯將他的羅盤對準了「維持聯邦」並設立了一個框架,所以後來他的作為都是繞著這個框架走,未曾偏離。
所以要維持聯邦,廢奴只是一個手段。如果不用廢奴就能維持聯邦,那麼他不需要廢奴。林肯就是專注於自己目標,並用盡各種手段(可能也包括被視為卑鄙的方法)來繞過中間遇到的陷阱、阻礙。戰爭也只是一個手段。如果為了維持這個國家,而必需違憲的話,那麼林肯自己說,他也認為也有必要將這種行為合法化,就只為了保全國家。
於是乎,戰略從來就不是潔白無睱的。為了達成目標,可以使用上許多手段(但我想不包括大規模屠殺人類或暗殺政敵…吧),可以與魔鬼共舞。就像二戰德國進攻蘇聯後,美英馬上支援蘇聯,期望他們為東線戰事帶來幫助一樣。當時的羅斯福以人民安全為目標,在此框架下期待獲取美國最大利益。他在等待三件事,一是美國能重整軍備,二是期望蘇聯能撐住,作為一個在陸地上與德軍交戰的主力,三則是他要取得一個道德制高點,以平息國內反戰的聲音。
因此美國一直在暗中幫助英國,確保英國這個大西洋上的島國能夠撐住。最後他等到了二個站上道德制高點的機會,日本偷襲珍珠港,及四天後,希特勒對美宣戰。
史達林因為意識形態,不願聽進美英告知希特勒即將進攻蘇聯的計劃而受重傷。犯了錯的他只能承擔大部份的戰鬥,但這也是他不再受制於意識形態,轉而向當時的「資本主義民主國家」求援,才能慢慢地恢復自己的元氣。戰前美國已經是糧食、工業生產非常強大的國家,二戰中羅斯福帶領美國在東、西方分別作戰,但美軍死亡的人數卻非常的少,成功地保留了自己的實力,並以勝利者之姿宣告今後的美國霸業。
克勞塞維茨理論的一個中心思想是,為了挽救一小部份而失去全部,這是因小失大,一點道理也沒有。所以其實我們用常識思考就能夠得到這個結論:「政治上的目標才是目標,戰爭是實現它的手段,手段永遠不能與其目的分開考慮」。高位者失去常識往往是因為他們身處基層時是如此的果決,深知猶豫不決帶來的災難。然而身處高位要考慮的因素更多,這時候正常的猶豫不決反而被自己認為會帶來災難,必需「果決」。但這種果決帶來的是忽略掉許多常識(如冬天即將來臨),反而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所以說,換位置換了腦袋,是必需的。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