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閱讀
不同於學生時期由理論到實務的學習,作者強調成人學習應該是能夠內化,然後應用於實際工作上的學習。作者提出了一個例子,我們在網路上看見值得學習的文章,稍看過一遍之後,便會將它收藏起來,然後…沒了。這樣子我們「假裝」在學習,滿足了有學習的感覺,但實際上我們根本無法內化及應用。成人的學習應該是先知道自己缺少什麼,然後找對的書挖出我們缺少的東西,將其內化之後再應用出來。應用的過程或有不正確,但反覆做來之後便能夠修正錯誤。
有點像是先工作後,知道自己缺少什麼專業。再回去讀研究所的時候,對這專業便會特別留意,學習會更好。
一般來說,本書的方式適用於實用類的書。比如教我們時間管理、下屬管理、增加工作效率…等的書。小說、敘事、傳記類的書也不是不能應用作者的方式,只是實用類的難度最低。
作者提出的方式是「拆書法」。所謂的拆,是一本書中先找到自己有興趣、想學習的一小部份,然後將它拆出來,拆為己用。拆書法應用在個人上,最好的實作方式是使用三張便利貼。當找到自己想學習的部份時,拿出不同顏色的三張便利貼並分別寫上以下內容:
第一張:用自己的話表達這一段內容
第二張:寫出自己既有經驗,將之內化並結合
第三張:明確寫出未來行動目標,要怎麼做,怎麼完成
就我的個人經驗,當讀到一段內容,是「於我心有戚戚焉」時,這一段就適合將它拆出來。為什麼?因為這是自己感同身受的,一定程度上早已內化過了。這時候用自己的話再寫一遍,就可以開始想要怎麼行動了。
我試著拆出《原子習慣》中,關於習慣養成的段落(用便利貼法)。
第一張:一個好習慣也很難成,因為我們不認為我們自己是會去做這個習慣的人。所以讓自己成為「那種人」就很重要
第二張:以前為了爬山所需體力去跑步,但如果近期沒爬山活動就會懶得跑
第三張:頻率比長度重要。讓自己相信愛跑步,是為了跑步而跑步。累的時候跑十分鐘也好,要維持住跑步的頻率,而不是跑的長度。如果空氣品質差,就戴口罩改快走
一本書可以拆出很多組這樣的便利貼,這些便利貼的第三張,是未來要回過頭來評估我們有沒有做到的重要指標。我們要做個行動家,而不是空想的夢想家。當然最好的是有夢想的行動家(這時候我就想到「十月的天空」這部電影)。
作者提到,在吸收每一本書所教我們的做法時,要抱著找出「前因後果,適用範圍」。這八個字每一個字都對應到一個概念。但整體來說可以將這八個字用一個句子的角度來解釋,就是要搞清楚書本作者在提供此建議時,他的前因後果,以及這個建議的適用範圍。比如教下屬管理的書,就必需知道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人,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適合管理方式。如果不能搞清楚這些差別,那麼反而會得到反效果。
育兒方面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每個孩子個性皆不相同,許多育兒成功的心得分享,往往也缺少對孩子個性的描述,甚至是男女天生的差別。這個領域就非常適合先搞清楚適用範圍再動手實作。
學習最好的方式,其實是開始教會別人。單方面的學習,有時候不能整理出針對所有情況的應對方法。透過教導,讓學習者提出問題,然後再回過頭來檢視我們的學習是否有不周到的地方,有點像集思廣義的感覺。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作者創立了拆書幫,旨在透過系統化方式培養出許多拆書家,讓大家能夠快速的學習。
拆書家能夠帶領所有學習者,在未看過書內容的情況下,便能夠學習知識並開始展開行動。這就回到本書一開始提到的,一本幾百元的書,其知識含量可能還比幾萬元的在職教育訓練還多,那後者為什麼那麼貴?所以價值不在於知識的多寡,而在其能夠產生的行動量。教育訓練講師針對一個小觀念,生動地演講再配合各種實際案例以及現場演練,達到讓學習者有興趣、將觀念內化並為之行動的境界。這也是他們值錢的地方。
所以一本實用的書,應該是拿來參考的,有沒有讀完其實不重要。有時間能夠看完當然最好,但比不上在需要時回頭來查閱,擬定計劃並實際行動來得有效。個人學習的便利貼是我們需要管理的部份,但我覺得,管理實體的便利貼,其實也蠻麻煩的。最好就是直接內化啦。
書本最後提到,中國最近這幾年的多元教育看似立意良好,但卻造成了有資源與無資源家庭的差距愈來愈大。學歷只是一個敲門磚,如果有幾年工作經驗了,大部份公司看的都是能力及學習力。不過我個人認知是,名校光環另一個重點在於人脈及所能找到的資源。有的時候,與我們同能力的人,薪水卻比我們多很多。
或者正如《絕望者之歌》作者凡斯所講的,許多耶魯法律系的學生,未畢業前就有很多年薪數百萬的工作讓他們挑選,這是他們這群鄉巴佬年青人無法想像的。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