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線的南洋密碼:台灣@馬來半島的跨域文化田野踏查誌


對馬來西亞的印象,僅止於簡體字的使用與政治上馬來人獨尊而已。縱使攀爬過馬來西亞神山,但對於它的回憶卻仍是模糊,腦袋努力想榨出些什麼卻是空空如也。作者白偉權是馬來西亞華裔,台灣大學地理學博士。透過作者實際的田野踏查,在其中針對現狀事物抱著好奇探究其歷史淵源的念頭,大概是瞭解一個地方非常好的方式之一。就如「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這句話一樣。

本書分成三大部份,第一部份是探究馬來半島的歷史,第二部份則是講述活躍在這塊土地上華裔商人們,最後一部份呼應第二部份,將台灣、香港以及馬來半島這三塊地方的歷史與前述人物連結起來。

講到馬來半島,似乎就少不了新加坡。許多經濟的發展走向,事實上也是由新加坡往馬來半島延伸的。比如甘蜜這種作物,它作為皮革染色劑在紡織業盛行時是非常具有經濟價值的作物。種植甘蜜需要土地,它又很耗地力,因此每隔幾年一塊土地就需要休養,另尋新地。新加坡首先大量種植甘蜜,但新加坡土地面積不足,因此在隔壁柔佛的天猛公提出優惠政策之後,大量的華人便來到柔佛種植。

甘蜜種植需要人力,因此在河流附近便聚集了一些華人聚落。閩南語的河流稱「港」,這些地方就通稱為「港腳」,港腳的後頭就是大片的園丘。此地方的地名也反應了濃厚的園主風格,通常是以姓氏或者堂號來稱呼。甘蜜的榮景直到化學染劑及橡膠種植變成更有經濟價值後就沒落了,但許多地名至今仍存在。比如新加坡的蔡厝港,柔佛的豐盛港。

馬來西亞的華人大抵上分為說福建語系(閩南話、潮洲話)及廣府語系(廣府話、客家話)為主。一個地方的地名往往可以看出該地佔大多數的居民是屬於哪裡的。比如拿督公,他可以簡單說是台灣版的土地公。但更深一層探究,拿督公其實是華人來到馬來半島後,使用家鄉的信仰再融合當地的文化的最後結果。拿督公融合了伊斯蘭文化,因此許多拿督公的神像雖然在臉部外型上與土地公相似,但他卻是穿著伊斯蘭服飾的。

拿督公源於馬來語的 Datuk 或 Dato,本是爺爺之意,也被拿來尊稱馬來貴族及領導層的一種稱呼。華人來此後,在拿督後面加上「公」以方便理解。而「拿督」的中文,是廣府語系將馬來語音譯後的結果。然而在福建語系中,拿督是音譯成「藍卓」、「籃卓」、「那卓」、「藍督」、「籃卓」、「拿卓」。因此如果看見「藍卓公」,代表這個地方是以說福建語系的華人為主。

天地會並不是僅僅是金庸筆下的反清復明組織而已,而是真實存在於華人社會的。它以華人會社的型式存在於海外。許多華人是在清末民初那段動盪的時期過來,他們許多並非來馬來半島,而是來台灣。然而台灣當時是日治時期,與馬來亞這兒相對開放的政治紛圍有些許不同。因此在馬來亞的華人圈,這些會社發展較之日治的台灣是較好。這些會社到這兒,總是要先填飽肚子,因此漸漸地轉為以經商、發展產業為主。許多人在事業有成之後,往往會捐獻金錢回自己的母國。在許多馬來半島的醫院、學校、寺廟之中,也往往不乏出現華商的名字。這些所謂的華僑,在民初提供了國民政府許多幫助。作者提到,台灣的健保之所以對華僑這麼的寬容,可能是由於這個因素。

許多華人的墓碑上會刻個「氵月」,這就代表他是天地會黨員了。這個字是天地會創立的,「氵」是清的一半,卻被去掉了「主」,留下的「月」也代表是「明」的一半。天地會以此字做為「清」的代替字,寓意「清朝無主,大明復半」。然而反清復明雖是天地會成立的目標,但這中間也不乏有人向清朝捐獻,求得官位,以壯大自己名聲,藉以在商業上取得更多利益。

由書中介紹的內容來看,華僑商人在南洋這塊地方算是發光發熱的。馬來西亞普遍沒有像印尼那樣的排華運動,因此這兒的華僑也較安穩於經營自己的事業。作者是華裔,因此在內容上也幾乎偏重於華裔人物的書寫,僅有一小章內容提到印度人社群。但也因為如此,對身在台灣的我們來說,這本書的內容其實很多都很熟悉,甚至有似曾相識之感。田野踏查方式的記錄,也比閱讀一般的史料要來得親民。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