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歷史,我可以學會什麼?


歷史是片面的,留下的記錄,往往受到書寫者、解讀者的主觀意識及喜好而有不同的見解。歷史是不連續的,它總是只記載了重大的事件。瞭解這些,我們所有對歷史解讀往往可能只是一種臆測。人性大概是目前為止,歷史至今人類未曾經歷重大改變的部分。那深刻在基因裡的行為,現今仍影響著我們。

人類文明總是圍繞著水而建立。從文明發源的尼羅河、兩河流域、長江黃河,再到大發現時代的各大洋。如今人類已能宰制天空與宇宙,無疑又是下一個歷史革命的競技場。

有時候說人類種族創造了某種文明,但實際上是文明創造了種族。所謂的不同種族,除了可能可以識別的外貌差異之外,還有因為地理環境影響而造成的行為與習慣差異。這群人發展出適應當地的文明,然後再使之強大並散播出去。

經濟利益往往是各種歷史事件的背景考量,其餘表面冠冕堂皇的都只是僅僅是理由而已。十字軍東征冠上宗教的口號,但它只是為了打通往東方的貿易通道,不讓伊斯蘭教霸佔而已。之後的地理大發現,也僅僅是打不贏東方的鄂圖曼人,所以才轉而向海洋發展。人類因為經濟利益的驅使,發明各種新科技,在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之外,也造就了許許多多的富人階級。

民主資本社會造成貧富差異過大,到了壓力忍受不住的時候,窮人階級會想盡辦法革命,瓜分富人財富。富人會想盡辦法團結起來避免被瓜分,兩者之間或會產生爭鬥。爭鬥的結果如果由窮人贏了,那麼就變成均貧。接著社會再自由發展,直到下次貧富差異再度過大。富人也可能採取迎接外來政權的方式,寧願被獨裁者管,也不願將財富分享給窮人。

戰爭是人類的歷史常態,和平是特例。和平只是各個國家級組織間的誰也無法完全消滅誰的狀態。戰爭消滅了大量的人類生命,但它能促進科技的迅速發展。如果人類不能由歷史學到教訓,放任每個人自由、無限度搾取地球資源,那麼我們最後還是需要一場大戰來恢復自然平衡。這是現實而殘酷的。

如果說我們由歷史學到了什麼,那就是人類總是一直在進步。所謂的進步是我們至少有愈來愈多國家,民眾可以有平等的受教育權(雖然總是不能盡善盡美),受教之後進而使得取得各種能力及權力的機會可以相對地不那麼集中與世襲。

我們要將歷史當成是一個廣大的網際網路空間,每個人在此隨意遨遊,提出自己的見解。除了利用這些見解來瞭解現在,也當成未來決斷的基石。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