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蚊子後面的大象:那些隱藏在生活小事背後的深層情緒


日常中一件小事,可能會觸發我們負面情緒,進而使得我們反應過度。在這當中:
  • 小事:蚊子
  • 負面情緒:基本需求不被滿足(大象)
  • 反應過度:自我保護程式
每個人不滿足的需求各異,所以旁人認為我們大驚小怪,但自己的情緒卻突然湧上來,感覺憤怒、生氣、悲傷…隨著人生進展,我們會發展出自我保護程式,用來防止再面對負面情緒。但經常這種程式只是逃避、閃躱,並非正視我們真正的需求。

以德國文化來說,人們一般重視的基本需求有以下七種:
  1. 以愛、保護、庇護、歸屬感和理解建立的穩定關係
  2. 重視和尊重
  3. 同等對待和公平
  4. 情欲和性欲
  5. 安全感
  6. 好奇
  7. 伴隨自重、自決、自己劃定界線以及信賴自身能力的自主性
不同文化或不同人都有不同基本需求,每個人可以自由調整。

大象的形成,與每個人成長環境有關,但都是因為某種需求不能滿足的關係。我們以書中「害怕失去庇護」為例。在成長階段因為父親威權教育,親眼見到姐姐反抗父親後是怎麼被毒打的,因此學會不要與父親唱反調,安全為上,這樣才能得到父親的愛護。長大後的行為是對別人都很好,縱使那人他並不喜歡。當被人無理指責時,會產生不被喜歡的恐懼感。

此例中:
  • 蚊子:被無故指責
  • 大象:
    • 受傷點:面對別人的怒氣,害怕拒絕以及失去庇護
    • 自我保護程式
      • 僵化的信念:我不可引發怒氣;我受不了別人對我兇,我因此會不被喜愛與認可
      • 行為模式:對所有人和藹可親就不會發生衝突
    • 自我形象:我必需一直很乖巧、和善,否則我就不值得被愛
    • 他者形象:我要是反叛就會被處罰
    • 生命經歷:缺乏穩定關係,害怕面對怒氣,和自決及劃定界線相衝突
內心的大象有時不易尋找,但一旦找出它之後,就可以做出改變。以此例中,新的信念應該是「我無法讓所有人都喜歡我」。在個人的經驗中,我們不一定能夠找出大象,但我們可以察覺到受傷點,以及我們決定怎麼面對它的方式。

「我無法讓所有人都喜歡我」,在阿德勒相關的書中也有提到。

在實務上,要求自己符合社會期待的人格特質,是我們修身的一環。但有時候,我們也要有「放過自己」的念頭。以前有句話是「好人不長命」,或許正說明了這種現象。本書中對於七種列出的常見大象,各有例子來做說明,還蠻好理解的。只是翻譯文字讀來不甚順暢,是可惜之處。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