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操控:挑撥激情、蒙蔽客觀,為何權勢者創造恐懼總是奏效?為何群眾不會理性行動


書中所指的文化,其表現方式是藝術。而文化操控,或許美國人第一個會想到川普。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總統大選文宣廣告,藝術的表現在此是發揮得淋漓盡致。川普並不是第一個採用這種方式的人,在二十世紀美國的選戰,即開始採用此法。藝術表現可以帶來一種文化,也可以是與主流者區分的方法,更可以是商業公司廣告的手法。在女性地位尚未提升的時候,在公開遊行中的女性抽著菸草,藉著藝術的手段,將菸草與女性力求自主權益的正面形象劃上等號。

比如乳癌防治中,商業公司藉由將產品粉色化,將其與前者做連結,便在人們的心中提升了產品形象。人類向來都不是理性的動物,會針對帶有情緒的素材做出超乎尋常的反應。這些情緒可以是溫情,也可以是恐懼。前者可以讓人感覺到被關心,後者則讓人發揮出潛能並保護己身所有。

這些藝術表現,同樣也可以發揮在城市與戰爭當中。一座城市自有它被人看待的形象,透過宣傳或拉攏與特定形象相結合的人士來到城市居住,便可以改變城市的風貌與外在印象。在戰爭中,僅僅佔領土地並不夠,還必需攏絡人心,讓當地居民認為佔領者是瞭解自身,會替自身著想的。如此才能讓佔領者被民眾認同,才能提高治理穩定度。

在個人的形象塑造中,慈善形象永遠是受人歡迎的,可以與個人魅力加成。一個做慈善人便是一個最好的行銷,但做什麼慈善及到底效用如何,這都不是重點。宜家家具、星巴克、蘋果直營店,創造一種沉浸式體驗,在享受的同時,想像著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如此不小心便會購物。更不用說現今可能比親人還更瞭解我們的社群媒體了。透過大數據的分析,投放在我們眼前的,永遠是我們感興趣的題材,但這也讓我們漸漸地加強了自我認同的迴圈,縱使它是錯誤的,也會持續不停地讓我們更陷入無法跳脫。

種種的透過文化傳遞信念的方式,與其說是操控,倒不如說是投其所好。當一項產品被爆出有負面影響,為求安全我們總是會先選擇不再購買該產品。縱使後來證實是假的,但傷害卻已造成,更不用說許多指控都是無法精確查證。每個人腦子的算力都是固定的,當被資訊淹沒的時候,往往只能用最省算力的方式來做決定。

當數據量滿載時,我們渴求尋找一個能夠過濾並分析出真理的一個存在,然後依靠它。我們以為這就是最後安身立命的地方了。但很可惜的是,有一天,或許我們會發現,長久信奉的真理也會有破滅的一天。到那時,我們才能知道,真理不存在於世上任何一個地方,只能往自己內心探尋。而這僅能靠自己才能求得。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