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二二八:林茂生之死與戰後臺灣反日力量的覆滅


二二八無疑是台灣近代最具有話題性的事件。然而,大部份的人可能跟我一樣,其實跟他最熟的就是這一天可以放假,這樣而已。至於所謂事件的真相,好像與我風馬牛不相及。但在整個過往看到、聽到的資訊,所得的結論皆為這是外省人屠殺本省人的事件。

拜臉書所賜,有機會在這兒看見作者反駁許多所謂專家的文章。本來應該對這種探究枝微末節小事的文章沒什麼興趣的,但發現作者查史料的功夫,探究歷史的角度,竟然讓我想起《萬曆十五年》的作者黃仁宇。黃仁宇使用大歷史的角度,不著墨在事件發生的一個點,而是往前去探究各種細節,找出各種足以引起蝴蝶效應進而觸發事件發生的因素,來讓讀者能夠明瞭,人的一個決定只是一瞬間,但造成這個決定的過程卻可能異常複雜且源遠流長。本書作者也用了這樣的方式,試圖去解讀二二八。而本書即為他(預告的)系列作中的第一本。

作者為什麼選擇林茂生當作第一本書副標題的原因是,林茂生的死,其實是最沒有爭議的。但究觀其相關資料,會發現這麼樣一個沒有爭議的事情,其中也有諸多不合理之處。藉由這麼一個比較容易下手的切入點,再漸漸向外擴張,最終才有機會盡可能貼近二二八真實的樣貌。

為什麼要用大歷史的角度?因為文化、環境、制度本身,都會對人的決策有所影響。如果我們不瞭解這些,就無從得知當事者的決策邏輯。不瞭解決策邏輯,就會以當下的文化、環境、制度來斷定過往的行為。這種方式所得出來的結論往往是偏頗且荒謬可笑的。我們常說,事實就是事實,是不可以改變的。但縱使事實不能改變,對事實的看法卻輕易地可以被操縱、改寫。

社群網路時代造就了許多網路寫手,這其中不乏許多信口雌黃的人物。但也是因為這樣子的時代,真正肯下功夫的人才能有發揮的機會。所謂真理愈辯愈明,現在我們可能覺得網路上的言論很混亂,但這只是人類面對社群時代的快速襲來,還未能適切反應所致。人們終究會從一團混亂中理出頭緒的。

期待作者接下來的系列作。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