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的迷思: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
作者提出的「團體社會化」論文理論發表於心理學期刊並得獎,書中大量提及各種研究內容及數據,這邊就不再重複,只要講其所得出來的結果即可。所謂的「團體社會化」,就是青少年是在其所屬的團體中被社會化,形塑出他們的行為。要注意,「團體」指的是一種社會類別,並不單是指實質的人群所組成的團體。一個人可以認同許許多多的團體,他的行為就會向團體所能接受的行為靠近。一個人不必實際上歸屬於該團體,只要心裡認同即可改變。
比如「老一輩的人」與「年輕人」是兩個團體。從前老一輩的人將手機掛在腰間,穿白襪,所以那時候我還年輕心情還不定,自認為是年輕人,所以手機放口袋,穿深色襪。這就是人認同一個同儕團體所產生的行為變化或決定。又比如一個美國的移民家庭,父母說英文的口音很重,但孩子卻說道地的英文,這就是因為孩子是由他的同學那兒學習口音。
一群人在一起,很容易因為各種原因分化成兩個團體。這時候他們就會開始對立,無論他們一開始多麼相像,也會極盡所能找出各種能區分彼此的方式,以讓對抗合理化。但當有共同的敵人出現時,這兩個團體又會合作抗敵。現今許多國家領導人搞不定內部對立,最常用的就是塑造一個外部敵人,便是此種技倆。回過頭來說,這兩團體如果其中一個被消滅了,那麼留下的團體又會再分成兩個次團體。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所以一個班級上,如果分裂成「愛讀書」跟「不愛讀書」兩個團體,那麼他們就會開始對抗。如果孩子不幸認同不愛讀書的,那麼想要讓他讀書是難如登天,因為這樣就會被他所屬團體所排斥。是故一個好老師或學校,是不會讓班級上分裂成如此的。利用一些方式,是能夠僅有愛讀書的團體,讓大家都能夠好好學習。
那麼很多軍人、老師、醫生世家,這個情形又怎麼說?這要講到孩子在形塑自己文化時,有可能從父母那兒取得他想要取的部份。如果孩子與父母的同儕文化很相近,那麼的確是會有這種情形發生。但這還是同儕的影響,並不是父母教養方式的差異。那麼父母對孩子不能有影響嗎?有的,這個影響就是「基因」。比如說父母打小孩,如果小孩也會打別人,在現今主流論述就會說這是父母教的。但本書卻用科學說,這是基因造成的。也就是說,縱使父母不打小孩,但小孩還是會去打別人,這就是烙印在體內的 DNA,是無法抹減的。但基因的影響並不是百分之百,能有百分之五十就偷笑了。比率佔多少其實也不是我們能決定的。
於是我們就能合理解釋,為什麼以前的父母常用打罵教育,現今主流用愛的教育,但是從前跟現在的社會案件或暴力事件與此並沒有什麼頻率上的關連。但這就是說父母可以肆無忌憚地打小孩嗎?不是的,所謂物極必反,樹大必有枯枝(?),打小孩太嚴重,在心理上留下陰影,還是會有影響。不過這是在極端的情況,是會被社會局介入的,一般的父母不致如此。
說到這裡,許多父母覺得教養的壓力小了點嗎?那再來降壓一下。在有兩個孩子以上時,父母常被小孩說不公平吧?被這樣說了,父母就會檢討自己是不是真得對孩子的愛有不同。一檢討下去,還真覺得孩子說得沒錯耶!但本書給了解藥,父母對孩子的愛其實是差不多的(無法量化啊),只是每個孩子有自己的個性,父母的對待方式只是對不同的個性的不同反應而已。畢竟沒有人喜歡一天到晚跟你頂嘴,老是要「觸控」而非「聲控」、「自控」的人吧?
那就說不要教了嗎?當然不是。父母也是人,是人就會有理想,會有目標,會有責任感。滿足於教養的成果,引導孩子走向自己認同的理想、目標,對父母來說也是很重要的。是故本書要教我們,盡力去享受養育孩子的樂趣,不要帶著太大的壓力。父母或許能做的,就是盡力塑造一個環境,是父母想要孩子走的方向。比如想要孩子學鋼琴,就要帶他去聽很多音樂會,讓他認同之後,主動提出要學。想要孩子愛讀書,家裡就要有很多書,或者父母就愛看書。社區的力量也不容忽視,畢竟孩子最容易先與鄰居孩子有所接觸。所以選擇教養理念與自己相近的鄰居,或者溫馨的社區,其實還是很重要的。另外選擇一間好學校也是相當地重要,畢竟孩子是在學習階段度過他人格養成期,這個時候所結交的朋友與他往後的行為有很大的影響。
以上這些都做了,就放寬心地享受孩子必需依靠我們的時光吧。但,有時候小孩子真得很令人生氣啊啊啊。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