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心理學
當不知事物真實價值時,我們往往打安全牌,取中庸之道。如一樣新東西擺在超市架上,分別是二百、一百、五十。當無前例可參考時,大多數人會選擇一百元的商品。於是我們知道,想賣的主力商品,要將它擺在同性質但比較貴的商品的旁邊,價格要低一些。比如買了一台一百萬的車,那麼再加一萬買個音響,很多人會花得很乾脆。但是如果直接去買一台一萬元的音響,大多數人會考慮再三。這就是相對性的威力。一件一百元的衣服打折變成六十元,我們是不是覺得賺到了四十元?那如果你知道這件衣服原本售價就是六十元呢?
一般人對於金錢,會在不自覺間替金錢設定「心理帳戶」。舉個例子,事先買了一張歌劇票一千元,結果到了門口才發現票不見了。這時你會不會再掏一千元買一張票?又如果沒事先買票,結果到歌劇院門口發現錢包裡不見了一千元,這時你會不會花錢買門票?大部份的人在第一例會選擇不買,第二例則會買。但以價值來說,一千元的票跟一千元現金是等值,為何同樣是不見了,我們的行為會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第一例我們已經將先花的一千元歸入如「藝術享受」的心理帳戶,所以要再花一千元,那等於花二千元在這個帳戶。而第二例一開始不見的一千元,被歸屬於「我的錢」的帳戶,所以在「藝術享受」帳戶只花了一千元。這種歸類有其好處,可以限制每個類別花費的上限。但習慣這種方式往往很危險,導致會花費過多於不必要的支出。
花錢的痛苦是什麼?看著錢由自己手中交出去,感受荷包又薄了一點,這是一種痛苦。所以,這種痛苦不用了吧!我們改用信用卡。先花,等到月底再結帳。如果又是自動扣款,那麼我們永遠看不到錢由我們這兒流出去,多完美!現在我們又可以更進一步,手機拿出來連解鎖都不用,直接靠過去感應,東西就是我們的了,完美!廠商要賺錢,當然要幫我們消除這種痛苦,然後在無痛苦下又感受購得此物人生境界的提昇,真值得!
對於估價,人們往往極易受影響。賈伯斯發表第一代 iPhone 時,先是顯示了 999 這個數字,然後一個 move,就變成了 499。我們看到 999 後被定錨了,就會覺得 499 真是便宜呀!這就是定錨效應。人類還會自我因循,會依循自己先前做過的決定,並認為它是對的。比如買一件東西,一直以來都買一百元,那麼我們就會一直覺得這樣東西就是該賣一百元。如果今天有個一樣的東西只賣五十元,我們可能還會懷疑它是不是劣質品。
評估價值時,也會被所謂的「費力程度」影響。如果請一個鎖匠來,花了一分鐘就輕鬆開鎖並要價一千元,跟另一個費勁心力花了一小時,一樣要價一千元,我們大多會覺得前者怎麼賺那麼多,一點都不公平,於是給錢給的心不甘情不願。但第一位鎖匠明顯地技術比較高明,且只讓我們浪費了一分鐘。所以花費較高其實是應該的。這時如果第一位鎖匠在一分鐘內,能夠一邊開鎖,一邊跟你講說他人生刻苦,自小為孤兒,苦學數十載才能有這番開鎖技藝,這時候我們又覺得我們付錢付得值得了。
這就是語言文字的神奇力量。所以市面上同樣的東西,只要有將故事說出來的商品,我們就可以接受比較高的價值。縱使它可能本質上其實與其它商品無異。因此說故事的能力,實在是行銷者不可不具備的能力。品牌的力量,也是源自於此。
另外一種提昇價值的方式是儀式。想想喝紅酒吧!一樣的紅酒,直接倒入馬克杯拿給你,跟小心拿出高腳杯,拿塊布抱起酒瓶,小心翼翼地倒入高腳杯,然後拿給你。大部份的人會於後者得到更多的樂趣,並且願意付更多的價錢。這就是「儀式」的力量。所以 7-11 跟藍瓶縱使用同一款咖啡豆,但是我們看得到藍瓶手沖的過程,我們就會願意付更多錢。當然,這兩者的差別也有費不費力的因素在裡面。
而人是非常沒有自制力的。想像跑了操場一百圈後,大多數人會不會想說燃燒脂肪了,然後可以好好吃一頓了?辛苦工作一天後或即將開始一天工作前,會不會想來一杯星巴克慰勞自己?看見別人拿最新科技產品好吸晴,會不會也想敗下去讓自己受歡迎一下?我們常常安慰自己花的都是小錢,但是這裡流一點,那邊灑一點,多了之後數目可能非常可觀。
金錢是必需的,要怎麼學會花得聰明呢?坊間理財的書籍到處都是,這本書也提出了一些作法。比如花錢時用其它同樣物質、精神的花費來比較。比如一百萬跟五十萬的車,想想那五十萬可以出國旅遊幾次…等。在每個月薪水入帳時強迫將固定金額轉到不可動用的地方,如定期定額投資帳戶,或者轉我的帳戶底下(但我不會還)。意即每個月的享樂花費是扣除儲蓄投資及必要花費後所剩下的金額。
相對於西方社會,善於儲蓄的東方人似乎相對比較少月光族。但本書對於人們花錢時的行為心理做了淺顯易懂的介紹,非常值得一讀。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