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


經典之著,歷久不衰。

極簡歐洲史中,稍微碰觸到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是歐洲人殖民全球,而不是中國人?」主要是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大國,許多發明也出自中國,但為何這些發明卻是在歐洲發揚光大?

本書解答這個問題,而且用極細膩的方式,講出這個現象的終極因。這些因素有物產分佈以及大陸軸向分佈。

講物產分佈之前必需先知道,唯有先從狩獵採集型態進化成農業型態,由四處流浪變成居有定所之後,一些不事農業生產,如發明家、鐵匠、官員…才能夠存在,也才能建立政治制度及發展技術。進化到農業社會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物產原生種的分佈。幾個常用來作主食的原生種主要分佈在中東(肥沃月彎)、中國、西非…等地。其餘地方如美洲、歐洲其實都沒有此原生種。從這一點,可以明瞭古文明先發展於中東、中國等歷史事實的成因。

接著講到地理因素,也就是大陸的軸線。當原生種在中東地區馴化完畢後,歐洲、東亞這些與中東地區同緯度的地方很容易就可以傳入此物種。同緯度代表氣候條件相似,故物產可以很容易移到另個地方種植。歐亞大陸是東西軸向,非洲是南北軸向。所以中東的物產可以流到埃及,但再往南,緯度差太多,氣候開始不同時,物產就很難傳過去。

農業社會發展得早,就容易由石器時代進入鐵器時代。拿石頭跟拿鐵劍的打,後者總是比較佔優勢吧!而農業社會是群居型態,家畜與人類混居,也方便病菌由家畜傳給人類。人類被傳染康復後有了抗體,後代人便對此病菌有較佳的抵抗力。將此病菌帶給未曾被傳染過的人類社會,便可以造成大量的死亡。

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文字。文字讓許多技術、遊歷可以被記錄下來,後代人不用再重複前代人的失敗,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種概念。在技術傳承上這非常重要。歐洲人征服中南美洲帝國,正是一波波探險者的所見所聞被記錄下來後,某個時間點才發生的事。這正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整個大觀念就是這樣。但此書不僅僅講如此,對於美洲、大洋洲、非洲…等的物產分佈及人類社會的演化,甚至是文字的發明及傳承,作者都有詳盡的介紹。真的非治學嚴謹者寫不出這種書,難怪會是經典!書中有提到中國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區域。由中東的物種其實受制於喜馬拉雅山脈,其實是不容易傳過去的,因此猜測中國的物種都是由中國人自己馴化的。中國自古以來都很強大,但為什麼還是輸給歐洲人?

作者解釋這是因為中國是一個政治實體,而歐洲是由許多政治實體組成。如果是探險家,在中國被當權者拒絕就沒戲唱了。但在歐洲,一個當權者拒絕就再找下一個。歐洲各個當權者之間是有競爭關係的,所以每個當權者都想要擊敗對手,自然傾向去支持這種成功機會不大,但一旦成功就能夠有豐厚報酬且能壯大自己的嘗試。因此作者認為分裂的狀態有助於發展新事物。但分裂不能太過,否則會造成如一戰、二戰…等大事件。

此外,中東作為一個文明發起地,為何不能持久?這就要歸因於當地的氣候狀態。中東地區發展得早,但是當地雨量少,所以發展途中需要砍伐的樹不易生長。久了之後,中東地區漸漸地沙漠化,可能會對農業社會造成反效果。相反地,歐洲多雨,樹砍了要長也比較快。所以中東地區首先出現如波斯、亞述等帝國,但在亞歷山大東征之後,就成了歐洲人獨強的狀態。另外還有一個原因,蒙古的鐵騎並沒有攻陷歐洲,但他們到達了中東,並對當地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此消彼長,歐洲人殖民全球,並不是因為歐洲人種比較聰明,完全是因為它們的地理位置及政治型態。

此書篇幅極多,讀來順暢,讀完收穫頗多,一定要推薦的!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