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之秋


上本所讀《躁動的亡魂:太平天國戰爭的暴力、失序與死亡》是描述社會底層人士的作為,透過社會學、提供與官方相反方向的視角來解讀這場戰爭。而這本《太平天國之秋》將視角提昇至全球,描述英國如何在當時的兩場大內戰(美國南北戰爭與中國太平天國戰爭)中,為了自己經貿的利益,從而影響了太平天國的戰事。

英國在當時經濟的流動主要是由美國進口棉花,用機器紡織後出口紡織品至中國,然後購買中國的絲及茶葉。當這兩個地方同時發生內戰時,美國的棉花似乎仍持續供應,但中國的茶葉出口,卻可能因為長江流域中下游是太平軍佔領區而被迫中斷。英國攻進北京,燒了圓明園之後,他們認為已經取得長江中游的武漢三鎮通商口岸,再配合既有的上海,他們只要確保太平軍不會攻擊他們的貿易船,便可以維持持續自中國取得貿易利益。

太平天國在干王洪仁玕受天王洪秀全之命主政之後,其與外國傳教士的淵源讓他抱持著將中國西化的念頭。他促使太平軍對洋人友善,認為只要取得洋人的支持,擊敗清軍便很容易。這樣的政策讓太平軍很得基層外國傳教士的心,但對
於中國富裕的商人與高階英國的代表或軍官卻起不到效用。

商人在既有體制之下,已經打通了政商關係,他們對誰主事毫不在乎,只在乎他們貿易利益不能受損。而清朝的覆滅代表著秩序的重建,這是他們不樂見的。英國雖然在與清朝的幾場戰事中,已經明白當時的皇帝並不是真心想要與外國人通商。但英國駐華代表卻對太平軍抱持著敵意,認為他們只是一群土匪。但事實是洪仁玕當時已經出《資政新篇》,要玩西方人的那一套,徹底西化中國。

對太平軍的敵意在諸多方面影響了戰局,英國本土持續收到駐華代表對太平軍的不利言論,最後英首相甚至暗自允許英國軍官參與中國的戰事,而這的確也對太平軍造成了莫大的打擊。畢竟當時英軍的火砲威力仍遠優於中國。

或許對戰事走向最關鍵的轉折點在於解安慶之圍這件事上。安慶位於南京西南,是扼守南京西部門戶的大城。湘軍包圍安慶許久,英王陳玉成與忠王李秀成兵分北南,要繞至安慶的西方,計劃是先攻取武昌後,再回頭夾擊湘軍。但由於英國認為武漢三鎮是他們的通商口岸,領事跟急行軍過來的英王說太平軍不能攻武昌,加上忠王的軍隊在南繞的途中未能依約定時間與英王會合,這導致了英王喪失了先機。等到英王獨自進攻安慶湘軍時,他們已經加強兵力,準備應戰了。

軍事上未能取得勝利,在補給上,曾國藩又請英國駐華代表下令,外國商船不允許補給安慶城。這對安慶城是一記沉重的打擊。最後安慶陷落,南京西門戶洞開。英王失去根據地,轉戰廬州,但卻遇到自己將領叛變,被殺身亡。英王在太平軍中受人敬重,人緣也很好。英王之死對太平軍是一記重拳。

在南京東線部份,英國常勝軍加入與淮軍共同作戰的行列,逐一清出了一條通往南京的進攻大道。這兒是忠王李秀成的根據地,在英王死後,太平軍就只剩下他可與清軍一戰。然而東部戰線不利之時,湘軍卻已經包圍南京許久。忠王蠟燭兩頭燒,為求救天王仍需以南京為重。但湘軍在這時已是兵強馬壯兼有水陸之利,忠王再善戰,也扭轉不了戰局。南京城破那天,天王早已病死。忠王將駿馬給了幼天王,讓干王帶著他逃走。自己騎的那匹馬沒多久就跑不動了。忠王被俘,被曾國荃割肉刑求,寫出自述。或許曾國藩敬重忠王之忠,也認可他是英雄般的人物,直接將他斬首未凌遲。

英國最重視的貿易,在戰爭結束後並沒有得到預期的利益,因為清朝仍是那個清朝。不知他們當時是否發現,貿易最大的增長是來自於戰爭產生的需求?如果英國未在內戰中插一手,我們不能說太平天國必勝。但在英國準備插手的那個當下,卻有很大的機率會發生。天王與皇帝誰當家對老百姓來說都差不多。內戰是一個國家自然起落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在當下卻被外力影響了。

事實上對未曾發生的事,各史家總是會有不同的意見,這些意見往往又是互相針鋒相對的。後見之明來說,英國的介入導致了清朝再延續了五十年,民間積怨更深,落後外國更遙遠。當清朝終被推翻時,卻也注定新生的中華民國一開始就步履蹣跚。在內戰的當下,許多外國人其實就認為對中國最好的作為就是不參與,讓起落的過程自然發生。只是影響英國決策的駐華代表並沒有這種先見之明,也造就了英國對華政策的傾斜。中國失去了這五十年,讓現今仍然無法完全追趕上西方的腳步。

中國人,發明了火藥,卻只是拿它來放鞭炮;發明了指南針,卻從未真正航向大海。這是外國人在當時對中國這隻沉睡巨龍最大的嘆息。東西方不同的文化制度造就了十九世紀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予取予求,但這也是不知變通的中國文化所造成的。英國當時的駐華代表錯誤地與太平軍為敵,造成對中國不可回復的損傷。但太平天國的洪仁玕未嘗不是錯誤地抱持著能以他對洋人的了解,拉攏洋人到太平軍這一方嗎?

這本書的確是研究太平天國歷史中,較特別由全球視角來分析戰事的著作。相對於英國如果不參與,太平軍就有可能得勝。那反過來說,英國如果支持太平軍,太平軍就會得勝嗎?裝備較優良的勁旅就一定能得到最後的勝利嗎?我其實蠻懷疑的。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