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結束的一戰:帝國滅亡與中東歐民族國家興起



一戰停戰不代表歐洲就和平了,反而是各個戰敗國,甚至是部份戰勝國內戰的開始。這帶來的影響可說造成了二戰,也一直延續至今(以巴衝突、中東衝突…等)。當時的鄂圖曼土耳其、奧匈帝國及羅曼諾夫帝國本來是多民族的國家,且也都還管理得當。但戰後威爾遜的民族自決原則,造成民族主義的興起,反而讓這些國家分裂成了許多小國。但民族間的居住界線並沒辦法那麼好分,於是開始各打各的。而對於阿拉伯世界來說,鄂圖曼帝國解體後,英法兩國在阿拉伯世界肆意的劃定國界,也造成現今的中東衝突不斷。而民族自決原則只套用在協約國想要拆分的國家,像越南本來就屬於協約國的殖民地,卻不能應用民族自決原則,可能也間接地造成了越戰的產生。

以往對於一戰、二戰,德國都是兩次大戰戰爭的挑起國,自然要負最大的責任。但是戰勝國打著正義的大旗,私底下卻行利己之行為,對於利益被犧牲的國家來說,自然是備感不公。這樣的不公帶來了怨恨,在敗戰後經濟處於谷底的情況下,自然很容易被共產主義或極端主義給滲透。但各個國家看著俄羅斯的前例,大部份都是反共產主義的。然而對於西方國家的反感,卻也不想要實行自主民主主義。於是社會主義就這樣子變成了許多歐陸國家的治國方針,不曉得是不是這樣。但這麼簡單的說法卻也忽略了這段期間內各個國家內部產生的鬥爭及分岐,是如何傷害人民與政府間的互信。

看似目前令台灣人稱羨的歐洲,事實上經歷了帝國->民族內鬥->民族國家…等的過程。在那段民族內戰的年代,政府對於反對者也是架機槍掃射,就是因為反對者也是有軍事力量。列寧在俄國發動的革命,主要目的就是要訴諸暴力,讓反對者產生恐懼感,進而不敢造次。其實這種情形在那段期間的歐洲各國也履見不鮮,只是俄國是由政府主導這件事,其餘各國僅是小衝突,在政府穩定下來後比較和平了。

中國其實也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所以蒙古獨立了,西藏跟新彊仍被壓制下來。那其餘種族呢?「漢滿蒙回藏苗傜」如果都深受民族主義影響,中國勢必又得再分裂。

讀完本書有瞭解到,社會主義其實也要看採用何種方式。蘇聯與歐洲國家都是社會主義,但是在現今卻有截然不同的發展。如果說孫中山先生要採行三民主義,那麼就不難理解在二二八事件錯綜複雜的關係中,政府的作為為什麼是如此了。由大歷史的角度來看過往事件,才能瞭解所有事情都是有其緣由的,才能體會當時決策者的作為為何如此。如果僅僅由個人過去經驗來看那一段歷史,那僅能說是回憶或個人歷史。相比大歷史,後者除了容易偏頗,更容易引發仇恨。事後諸葛總是很容易,但是很多事情在決策當下,都是沒有所謂絕對的對與錯。能這樣,才能夠以公正的角度來評斷歷史。

可惜,目前台灣以個人觀點來解讀事件的書、影片,還真不少。說真的,對台灣的未來有些擔心。

留言

熱門文章